【期刊信息】

Message

刊名:经济科学
主办:北京大学
主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ISSN:1002-5839
CN:11-1564/F
语言:中文
周期:双月
影响因子:1.804688
被引频次:83062
数据库收录:
中文核心期刊(2017);CSSCI中文社科引文索引(2019-2020);统计源期刊(2018);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2018);期刊分类:理论经济

现在的位置:主页 > 综合新闻 >

范锐平署名文章:科学规划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

来源:经济科学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10-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先锋》杂志9月刊发表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署名文章《科学规划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 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这是范锐平书记2020年9月1日在产业功能区及

《先锋》杂志9月刊发表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范锐平署名文章《科学规划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 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这是范锐平书记2020年9月1日在产业功能区及园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第七次会议上的讲话。现将全文刊登如下,让我们共同学习。

科学规划建设高品质科创空间

加快培育区域经济增长极和动力源

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 范锐平

三年来,成都围绕建设开放型现代产业体系,以产业生态圈引导功能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一是以产业功能区为牵引优化空间结构重塑经济地理的态势全面形成。全市112个园区整合为14个产业生态圈66个产业功能区,产业结构与城市能级相契合,产业布局与环境资源相适宜,城市功能支撑和区域发展结构日趋合理。结合乡镇(街道)行政区划调整和体制机制改革,一批以产业功能为主导的产城融合、功能复合产业社区成型成势。二是以产业功能区为载体集聚先进要素构建产业生态的效应正在显现。54个科创空间相继启动,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形成配套链,专业平台业界共治,集聚了全市超过90%新增引进重大项目,新招引项目与“两图一表”契合度达90%以上。三是以产业功能区为阵地改革管理体制创新运营机制的动能正在集聚。以产业生态圈统筹功能区发展,实行“两级政府、三级管理”模式,试点探索“法定机构”,行政区逐步向经济区转变。持续放权赋能,下放市级管理事项23项,推广“局区合一”模式。实行“管委会+专业公司”架构,专业型领导干部比例达85%以上。

中央提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赋予成都建设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增长极和动力源的政治任务。省委作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战略部署,明确成都当好全省“主干”的使命担当。这都要求成都提升产业能级、增强极核功能,更好发挥优势带动、辐射引领作用。面对新使命新要求,成都唯有主动求变,在更大范围内面向全球配置资源要素,聚焦未来产业构建创新体制提升开放能力,坚定以产业功能区构筑细分领域的生态优势,以科创空间构建主导产业的动力源泉,持续做强增长极和动力源。

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力量于比较优势领域

从城市发展规律看,城市战略方向引领资源集聚和配置能力,形成城市功能和城市能级。城市功能与产业发展相辅相成,城市通过鲜明功能定位促进资源要素和市场主体集聚,形成明晰的产业方向、促进产业加快培育;优势领域的产业集聚为城市功能的形成和能级的提升创造了动力源泉。

成都完全能够通过转变经济工作组织方式,集中优势资源于重点领域,实现在细分领域精准化招引培育企业、集聚资源要素、涵养产业生态,降低产业链协作配套成本,提高产业链价值链韧性,以优越的产业基础和先进的服务水平在产业功能区构建起与发达国家和发达城市并跑甚至领跑的小环境,加速提升城市整体功能、达成战略目标。

市第十三次党代会以来,成都高举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城市的旗帜,确立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门户枢纽城市和世界文化名城的战略定位,形成了广泛的社会共识和市场效应。产业功能区要自觉站位战略全局,推动“两图一表”与城市功能布局深度链接,围绕功能建设和产业分工招项目、聚产业、强功能、增实力,加快培塑专业化、特色化的比较优势。要坚决摒弃“基础条件论”“资源约束论”“环境影响论”,按照符合城市总体发展战略需要、符合区域资源禀赋优势、符合世界科技发展方向的原则来选择区域发展方向和产业定位。

要着眼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突出增强全国重要的经济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中心功能,通过培育世界级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区域带动力的现代产业体系,以西部科学城建设为牵引培育全周期产业创新体系,着力发展科创金融、股权投资基金打造专业化金融服务体系,形成以产能规模、庞大市场和创新能力为支撑的全球竞争优势。要着眼建设美丽宜居公园城市,突出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高品质宜居生活地等功能塑造,创造性拓宽生态价值转化渠道,加快推进产业功能区生态空间与消费场景、商业场景、生活场景有机融合,提升宜居宜业宜商品质。要着眼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突出“一带一路”进出口商品集散中心、供应链枢纽城市和出口加工基地等功能,大力发展供应链管理、大宗商品交易、国际物流服务、市场采购贸易、跨境电商模式,做强“双循环”门户枢纽功能。要着眼建设世界文化名城,聚焦打造全国重要的文创中心、休闲之都等功能,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会展经济、美食餐饮、音体旅游等新业态,加快形成“三城三都”品牌效应。


文章来源:《经济科学》 网址: http://www.jjkxzz.cn/zonghexinwen/2020/1010/499.html


上一篇:2020中国管理科学大会在京举行 中国经济网荣获第
下一篇:江西与中国科学院共建中科院“江西中心”